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版選單
search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line
Email
translate
最新消息
新聞
活動
公告
遊憩資訊
認識金門
遊憩據點
主題旅遊
推薦行程
步道資訊
住宿賣店交通
保育研究
自然生態教室
閩南文化
戰役史蹟
保育成果報告
數位典藏主題網
自然資源知識庫
資源名錄
環境教育
教案課程
與國家公園有約活動
場域認證
解說志工
多媒體專區
出版品目錄
電子書
影音專區
桌布下載
資通訊專區
行政服務
關於本處
便民服務
政府資訊公開
無障礙空間
熱門關鍵字
上方連結
回首頁
網站導覽
處長信箱
常見問答
親子
RSS
教育研究
行政申辦
下方連結
隱私權保護政策
資訊安全政策
網站維護管理規範
著作權聲明
政府資料開放宣告
主題網站
分區查詢
台灣就業通
雙語詞彙
:::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line
Email
教育研究
行政申辦
金門國家公園
金門國家公園
_
上方連結
回首頁
網站導覽
處長信箱
常見問答
親子
RSS
教育研究
行政申辦
translate
字級
小
中
大
語言
繁體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搜尋
search
搜尋
進階搜尋
熱門關鍵字
最新消息
新聞
活動
公告
遊憩資訊
認識金門
遊憩據點
主題旅遊
推薦行程
步道資訊
住宿賣店交通
保育研究
自然生態教室
閩南文化
戰役史蹟
保育成果報告
數位典藏主題網
自然資源知識庫
資源名錄
環境教育
教案課程
與國家公園有約活動
場域認證
解說志工
多媒體專區
出版品目錄
電子書
影音專區
桌布下載
資通訊專區
行政服務
關於本處
便民服務
政府資訊公開
無障礙空間
:::
首頁
遊憩資訊
主題旅遊
主題旅遊
_
網頁功能
[另開新視窗]列印內容
特產美食
高梁酒
「金門高梁酒」的美名與品質之優,早已是中外馳名,這是因為金門高梁酒係利用金門特產旱地高梁,引用當地水質甘甜的寶月神泉,加上當地釀酒師父的專業經驗,故而釀造出風味獨特的高粱酒,入喉滑順溫暖,不辛辣、不嗆喉,冰後飲用尤其好喝。主要產品有特級高梁酒、陳年特級高梁酒、金門白干等,其中又以特級高梁酒最受歡迎,這幾年來則又研發出酒精濃度較低的38度高粱酒,深受消費市場喜愛。
貢糖
貢糖是一種以花生做成的特色點心,相傳起源於明朝,是閩南地區進貢皇帝時的御用貢品。之所以稱為「貢」糖起因有二:一、是指其為進貢品,二、是指其製作過程中需以敲打、捶擊將花生〝槓〞碎(假價〝槓〞的閩南語發音),而稱為「貢糖」。隨著廈門製餅師傅將這項小點心傳入金門,使原為民間日常食用的茶點,進而發展成具代表性的金門特產,產品推陳出新口味眾多,經多方開發史健康與美味兼具,您可依個人喜好試吃選購。
菜刀
金門砲彈鋼刀可說是金門最獨特的名產,一顆廢砲彈的外殼約可製作出六十把的金門菜刀。民國四十七年的「八二三砲戰」一役,金門地區落彈近48萬發,再加其後二十年單打雙不打時期的宣傳砲,累積下來有近百萬發,這是金門菜刀材料的來源。優良的材料與歲月累積的打鐵技術,造就出金門菜刀的高品質與響亮的名聲,不僅遊客喜愛,也是中外媒體來到金門最喜歡報導的題材。
一條根
「一條根」是這幾年來新興的熱門觀光特產,它是金門原生藥用植物,據藥書記載,具有通筋疏血、去風除濕等功能。因產量不多,屬於珍貴藥材,因此又有「金門高麗蔘」的美名。金門地理、水質特殊,及土壤、氣候兩相配合,適合一條根生產,近幾年來,在政府的輔導下,農民有計畫的栽培,並由商家運用科學方法逐步發展成各種相關產品,如食補包、茶包、藥膏、藥布等養身保健產品。
麵線
強調純手工製作,口感Q勁的金門麵線,也是近幾年來很受歡迎的地方特產。金門麵線與台灣本島麵線最大的不同處,就是在製作過程中並不加鹽巴,而是靠當地天然的陽光和風來自然乾燥,且不添加任何防腐劑,使得金門麵線吃起來特別的香Q美味、健康又不鹹。由麵線做成的蚵仔麵線、紅燒豬腳麵線、黃魚麵線等地方小吃,也就具有獨特的風味。在地方業者的努力經營下,這傳統的金門手工技藝,從默默無名逐漸成為金門特產,並發展出芋頭、蔬菜、地瓜等多種口味。若以一般家庭食用來說,還是原味最受歡迎。飄蕩在陽光下的金門麵線曝曬景觀,成了許多人喜愛獵取的鏡頭。
石蚵
早自明朝時期,金門的海域即開始了傳統的牡蠣生產方式,其方法是將石條立於潮間帶,讓海蚵苗隨海水自然附著生產於石板上,其所產的海蚵顆粒較小,但結實而甜美,俗稱「石頭蚵」。入冬時正是石蚵最為肥美的季節,利用石蚵所製作的各項美食,如「蚵仔麵線」、「紫菜海蚵湯」、「蚵仔煎」、「蚵堆」等都是令人垂涎三尺的金門小吃。另外綿延數公里的蚵田,更是金門最壯觀而獨特的海岸景觀。
螃蟹
金門四面環海,海產資源豐富,盛產於冬季的高經濟食用性蟹類是金門入冬的一大美食。新鮮肥美的螃蟹,以清蒸最能吃出原味,此外炒螃蟹、螃蟹冬粉也都是十分受歡迎的料理。另外金門有一種傳統吃法是直接將生螃蟹醃製,當地人稱為嗆蟹,有些餐廳有此道菜,敢吃生蟹的饕客,不妨趁此機會品嚐一番。
燒餅與油條
新鮮出爐熱騰騰的閩式燒餅,是金門人最愛的傳統早餐,再這裡燒餅和油條都是單獨吃的,作法也不同,閩式燒餅香酥脆嫩,分甜與鹹兩種口味,甜的包糖,是橢圓形的;鹹的包菜和豬肉,是圓形的,兩種口味都各有愛好者。金門人吃這種燒餅大約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其來源大約是由外省人帶過來的。燒餅買回去,若涼了還可以用烤箱熱一熱,一樣好吃,因此現在也有許多遊客會特地買回去送給親朋好友品嚐。現炸的酥脆油條也是金門人很喜歡的早餐,傳統的金門油條,沒有加硼砂,炸起來軟軟、結實結實的,吃了有一股飽足感,在造型上也比台灣的油條較短胖些。記住,好吃的油條一定要現炸現吃。
廣東粥
在冬天的早晨,來碗熱呼呼的廣東粥,特別有一種幸福的感覺。金門人煮廣東粥是先將粥米熬煮成不見米粒的米湯,吃的時候才在粥裡添加絞肉丸、豬肝、魚片等佐料,內容十分的豐盛,再配上燒餅和油條道地十足。(美食指南:金城、山外、沙美等地市街都有賣,一般只營業到中午)
蚵仔麵線
以金門當地手工麵線與石蚵等地方食材做出來的「蚵仔麵線」,湯汁不用勾芡,有著不同於台灣地區的口味,麵線的Q感與石蚵的甜美,搭配豬腸及香脆的油蔥頭,煮成一碗碗令人垂涎三尺的小吃。(美食指南:以金城鎮中興市場的文記最受歡迎,城隍廟內側,只營業中午)
鹹粿炸
全金門只有一個地方可以吃到這種金門特有的美食,那就是位在金城東門邱良功母節孝坊旁邊的翁姓老店。鹹粿炸是由純米漿蒸熟後放涼,要食用時再切成條狀下鍋油炸,純粹的米食、純粹的米香,四代的傳承技術,保證好吃。(美食指南:金城鎮新莒光路一段4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