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傳統聚落與建築是金門地區相當豐富的文化資產。根據文獻記載,自東晉以來,金門即有中原人士避禍屯墾於此,由於開發甚早,歷代文風鼎盛,產生豐富的文化風貌。在歐厝、珠山、水頭、瓊林、山后、南山及北山等七個具代表性的傳統聚落中,大部分仍維持著傳統的閩南式建築,不論是磚石材料的運用、建築裝飾的表現或是平面的布局都深具獨特的地方風格與豐沛的藝術。例如由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為古蹟的水頭黃氏酉堂別業、李光顯故居及墓園,瓊林一門三節坊等。
從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30年代的這段時間,金門有大量人口到南洋或日本等地討生活。而這些由外出經商的僑民所引進的洋樓,與本地建築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更多樣性的民居風貌,例如古崗聚落的董允耀洋樓、水頭聚落的得月樓、金水國小等。
不論是空間景觀的表現或是日常的民俗風情,金門國家公園都蘊涵了深厚的文化內涵。而這些特色也是生活在金門地區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所共同擁有的可貴文化資產。

 

文臺寶塔
文臺寶塔

 

洋樓建築
洋樓建築

 

瓊林一門三節坊
瓊林一門三節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