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近代烈嶼海外移民及其文化傳播》研究調查計畫成果豐碩

發佈單位
保育研究課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於107年度起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臺灣師範大學江柏煒教授團隊辦理為期2年的《近代烈嶼海外移民及其文化傳播》計畫,以烈嶼海外移民為主,討論其高度集中的海外僑居地汶萊(第一年)、新加坡(第二年)的移民社會之建構、鄉團或祠廟的運作、家族的移民記憶等歷史過程,以及他們在不同年代對金門故鄉的回饋與貢獻。在研究過程中,也曾在烈嶼發表且收集僑鄉家族的事蹟,受到相當大的回響,與會的烈嶼鄉親熱情分享其家族遷徙的故事與經歷,以及在僑居地生活的種種經驗,回饋更多值得深入探討的研究素材。

烈嶼面積14.85平方公里,人口數約5千餘人。19世紀中葉以後,烈嶼人出洋謀生,在連鎖式移民的機制下,烈嶼人出洋地主要為汶萊(Brunei)及新加坡(Singapore)。在汶萊的烈嶼移民主要經營小雜貨生意;在新加坡則是一開始多數以駁船業為生。

 位於婆羅洲西北、面積5,765平方公里的汶萊,全國人口約41萬人,華人約4萬多人,其中超過7成的移民祖籍來自烈嶼,這些祖籍烈嶼的移民及其後裔,是當地華人社會最重要的社群。經由田野調查、文獻考證及口述訪談,探討汶萊烈嶼移民的南渡歷程及其分布,並記錄了包含丕顯天猛公甲必丹王文邦家族、丕顯天猛公拿督甲必丹林德甫家族、丕顯拿督甲必丹劉錦國家族、西路林氏家族、林文坤家族、林水聴家族、林國民家族、洪秉輝家族及林長鏢家族等幾個代表性家族,探討華僑網絡及文化認同的建構。

在新加坡,一開始烈嶼人的職業以直落亞逸盆地的駁船業為主,後搬遷至紅燈碼頭,多數人依靠著估俚間的互助而生存,並過著相當艱辛的勞動生活。但部分金門移民及其後裔憑藉著努力與機運,加上新加坡河自1970年代後期以來的轉型,逐漸轉型為服務業、旅遊業、物流運輸業、文化教育業等,成功致富者不少,為海外華人的發展樹立了典範。

通過這些田野調查與文獻收集分析的整理,金門近代華僑以「僑居社群」的性質維持著散居家族的共同體的運作;跨境流動已經是一種地方傳統,金門後裔在東南亞各地,經過幾代的發展,已經是當地社會重要一份子,東南亞各地的金門會館及鄉團,以及金門後裔的企業集團,其在政治、經濟、文教等領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這些在海外活絡的金門鄉僑,不只是對金門當地,也對往後的東南亞歷史有著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