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文化歷史溯源
水頭酉堂
根據復國墩貝塚遺址,早在距今6300~5500年前,金門即有先民居住。生活型態以採集、漁獵為主,由出土文物推測,可將南島民族的祖先型文化,從台灣的大坌坑文化上推至亞洲大陸東南沿海早期的復國墩遺址。
東晉元帝建武年間(西元317年),因五胡亂華,中原紛擾不安,六姓居民移居浯洲。唐德宗貞元19年(西元803年),牧馬監陳淵率十二姓氏到浯洲開墾,島民逐漸繁衍。北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西元1068-1085年),首次正式納入地方行政區,屬同安縣。相傳南宋朱熹曾於此設立燕南書院宣揚禮教,因文風鼎盛而有「海濱鄒魯」之稱。元成宗大德元年(西元1297年),建浯洲鹽場,徵鹽供給內地。
明初東南沿海盜寇猖獗,金門因位處海疆交通要道,明太祖洪武20年(西元1387年),江夏候周德興在島上築城池並設立守禦千戶所,因其形勢「固若金湯,雄鎮海門」,「金門」因而得名,並自此成為海疆防禦重鎮。明朝永曆年間(西元1640年代),鄭成功進駐金、廈兩島,迎監國魯王,以此作為反清復明基地。清時金門設有獨立的水師,仍是一海防要點。
清宣宗道光年間鴉片戰爭後(西元1842年以後),廈門為開放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金門人開始大量由此遠渡南洋等地謀生。
民國4年,金門正式設立縣治。民國26年,抗日戰起,日軍佔據金門八年。民國38年10月25日,爆發古寧頭大戰,決定了海峽兩岸對峙的局面。民國45年開始實驗戰地政務,設立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民國47年發生八二三砲戰,短短44天,金門落彈47萬餘發;此後中共又持續單打雙不打的砲擊近二十年。民國81年終止戰地政務,回歸地方自治。
牧馬侯祠
王氏宗祠
山后
金門城明遺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