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版選單
search
搜尋
  • 進階搜尋
分享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 line
  • Email
  • 最新消息
    • 新聞
    • 活動
    • 公告
  • 遊憩資訊
    • 認識金門
    • 遊憩據點
    • 主題旅遊
    • 推薦行程
    • 步道系統分級
    • 步道資訊
    • 住宿賣店交通
  • 保育研究
    • 自然生態教室
    • 閩南文化
    • 戰役史蹟
    • 保育成果報告
    • 數位典藏主題網
    • 自然資源知識庫
    • 資源名錄
  • 環境教育
    • 教案課程
    • 與國家公園有約活動
    • 場域認證
    • 解說志工
  • 多媒體專區
    • 出版品目錄
    • 電子書
    • 影音專區
    • 桌布下載
    • 資通訊專區
  • 行政服務
    • 關於本處
    • 便民服務
    • 政府資訊公開
    • 無障礙空間
熱門關鍵字
上方連結
  • 回首頁
  • 網站導覽
  • 處長信箱
  • 常見問答
  • 親子
  • RSS
  • 教育研究
  • 行政申辦
下方連結
  • 隱私權保護政策
  • 資訊安全政策
  • 網站維護管理規範
  • 著作權聲明
  • 政府資料開放宣告
  • 主題網站
  • 分區查詢
  • 台灣就業通
  • 雙語詞彙
:::
分享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 line
  • Email
  • 教育研究
  • 行政申辦

金門國家公園金門國家公園

_
上方連結
  • 回首頁
  • 網站導覽
  • 處長信箱
  • 常見問答
  • 親子
  • RSS
  • 教育研究
  • 行政申辦
translate
字級
  • 小
  • 中
  • 大
語言
  • 繁體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搜尋
search
搜尋
  • 進階搜尋
熱門關鍵字
  • 最新消息
    • 新聞
    • 活動
    • 公告
  • 遊憩資訊
    • 認識金門
    • 遊憩據點
    • 主題旅遊
    • 推薦行程
    • 步道系統分級
    • 步道資訊
    • 住宿賣店交通
  • 保育研究
    • 自然生態教室
    • 閩南文化
    • 戰役史蹟
    • 保育成果報告
    • 數位典藏主題網
    • 自然資源知識庫
    • 資源名錄
  • 環境教育
    • 教案課程
    • 與國家公園有約活動
    • 場域認證
    • 解說志工
  • 多媒體專區
    • 出版品目錄
    • 電子書
    • 影音專區
    • 桌布下載
    • 資通訊專區
  • 行政服務
    • 關於本處
    • 便民服務
    • 政府資訊公開
    • 無障礙空間
:::
  • 首頁
  • 保育研究
  • 自然生態教室

自然生態教室

_
網頁功能
  • [開啟懸浮視窗]列印內容
  • 自然觀察
    動物救傷準則 發現野生動物時,請遵循「停、聽、看、記、送」 『停』鳥類在三、四月份時進行交配,而到五到八月時是許多野鳥的育雛季節。接近前請停下觀察,動物是否有受傷,是否需要幫助。若無受傷,請先觀察,不因為人們的熱心,妨礙了野生動物的休息、學習或親子間互動。 『聽』聆聽周圍是否有緊張的鳴叫聲,若有,並確認是親子間互動,請儘速離開。除非周遭有天敵,如貓、狗、蛇等天敵出沒,才以人為方式,將之移至周遭較安全的環境。 『看』若為健康幼鳥,可在發現當時將牠放置於拾獲平坦處,也許親鳥就會來帶領牠離開。若周遭沒有發現親鳥,或健康狀況不佳,再請您與野生動物相關單位聯繫。 『記』請記錄拾獲日期、時間、發現地點、發現環境、動物受傷情形、動物受傷原因,如知道動物種類名稱,請一併紀錄,以及拾獲人姓名、電話,亦可簡述發現的情形,如能拍照攝影,更能增加救傷資料之完整性。 『送』將野鳥安置於容器裡,立即送到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金門國家公園警察隊或通報處理。 保育課聯絡電話:(082)313100#171~#173、#175、#177、#179 警察隊聯絡電話:(082)324115  
  • 動物物種介紹
    資源名錄 栗喉蜂虎 本園區面積小,且歷長期開發,大型野生動物資源較少,惟金門位於大陸邊緣,是候鳥遷徙的中繼站,故鳥種最多樣,哺乳動物以水獺較為特殊,沿海生物則以鱟最具代表性。 鳥類為金門國家公園內最豐富且最具特色之野生動物資源,金門多樣的棲息環境與低密度的人口條件,加上位於東亞地區鳥類遷徒的途徑上,因此鳥類無論在種類或數量上都很豐富。 據調查,金門鳥類已超過400種,其中候鳥及留鳥所佔比例相當懸殊(歷年及最新鳥類名錄可參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資訊 https://www.bird.org.tw/basicpage/87)。 戴勝 活化石—鱟 沿海生物豐富,其中以鱟最為特別。鱟的祖先大約出現在三億多年前,至今仍保持原始形態,沒有多大改變,故稱為「活化石」。鱟是海洋底棲無脊椎動物,其棲息地點與年齡有關,成鱟產卵於高潮帶沙礫中,孵化後會在巢穴裏渡過第一個冬天,直到第二年春、夏才離開,在不遠處活動。漲潮時將身體埋在沙中,退潮才出來覓食,晝伏夜出。隨年齡增長,遷徒到較深的水域活動。孵化的中國鱟,在第二年夏天會在沙灘蛻皮三次,第三年夏天蛻皮二次,第四年之後每年夏天蛻一次皮,要到第13-14年始達性成熟,雄鱟小,雌鱟大。鱟的生活史依賴潮間帶完成,是海濱棲地環境健康的指標生物。 活化石—鱟 歐亞水獺 哺乳動物以水獺較為特殊。金門的水獺為歐亞水獺,多於夜間出沒於水域地帶。水獺以魚蝦等水生生物為食,經常在溪流、湖泊、沼澤等水質好、少污染、少干擾、食物豐富水域出沒。水獺排遺通常有大量的魚鱗、魚刺、蝦殼等水產物的殘餘,並常伴有黃褐色或黑色的黏液,十分腥臭,極易辨認。由於牠們是水域生態系中的最高消費者,一旦水域受到污染,牠們往往是最敏感而首先消失的物種,因此水獺可說是水域環境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標。 歐亞水獺 鸕鶿 池鷺 黑鸛 黃頭鷺 家燕 花嘴鴨
  • 植物物種介紹
    資源名錄 潺槁樹 根據文獻記載,金門本為蓊粹的海島,然經歷代肆意濫伐。 清廷於順治18年(西元1661年),下令北起山東,南至廣東,沿海三十里居民皆遷往內地,實施遷界,堅壁清野,加上清末戰亂頻仍,致使金門童山濯濯。 民國38年,國軍進駐金門,有感於掩蔽、防風、定沙等各方面須要,遂積極開始造林。 主要的樹種包括琉球松、濕地松、木麻黃、大葉桉、檸檬桉、楓香、光臘樹、木棉、相思樹等,對於水土保持及生態景觀上有一定的功能。 原生植群受雨量、氣溫及地質環境影響,具有幾項特色: 金門地區因屬半乾燥氣候,高大木本植物種類不多,植株多低矮,藤本植物零星,著生植物極少。 因冬季雨量少,出現多種落葉樹,適應乾旱環境。 花崗岩丘陵面積大,具多種岩生種類。 濕地環境多,具有多種濕地植物。 野牡丹 蘆葦 大萍 木賊葉木麻黃 刺桐 待宵花 苦楝 烏桕 檸檬桉 繡球繡線菊
  • 地質地形介紹
    資源名錄太武山金門的地質景觀雖然不是世界上最壯闊奇特的,但是這座地質舞台卻蘊含著華南沿海地區億萬年來地質變動的奧秘。 根據學者的研究,研判在一億三千萬年前的燕山運動,金門所在的華南沿海地區發生了大規模的花崗岩漿活動和造山運動,並隆升形成一座巨大的山脈。到了一億年前,此時因造山增厚的岩石圈,其底部因過重而開始脫落,於是持續發生了地殼張裂、山脈坍塌等現象。金門的岩石多為山脈核心的部分,屬於深部地殼的花崗岩,由於造山帶的崩毀,加上剝蝕、移除等作用,這些原本形成於二十多公里深處的地殼出露地表,形成金門的基磐岩石;因此從金門的基磐岩石就可以見到這段地質演化的縮影。 之後地表上風化、侵蝕、搬運、沉積等作用不斷地進行著,於是在古老的岩磐上,由下而上依序堆疊了金門層、紅土礫石層,以及現代沉積物,成為現代金門島的基本模樣。金門的海岸則有花崗片麻岩被海水侵蝕而形成之崖面或平台,還有發育良好之沙灘,沙岸、岩岸、泥岸交錯構成了本園區豐富多變的海岸景觀及生態環境。由於受到地形的影響,金門地區的河流都是涓涓細流,河流短且流量少。為解決水荒的問題,近數十年來,島上軍民大興水利,攔河築壩,鑿建數座人工湖庫,除兼具蓄水、灌溉、給水等功能,對環境生態亦有極大的貢獻。玄武岩貓公石花崗岩海岸金門層露頭湖泊沙岸岩脈入侵斷面
  • 紀錄影像
    金門國家公園是一座以維護戰役史蹟、文化資產為主且兼具保育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育亦是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的重要目標之一,針對自然資源進行監測,可提供保育生物多樣性所必須的基礎資訊,作為經營管理依據,因此發展長期生態監測工作十分重要。 在監測行為的過程中,會累積許多的生態資料,其中亦包括影像的紀錄,除了平面的照片外,也包含了動態的紀錄及即時的影像直播,透過分享調查紀錄留下的這些影像,讓更多民眾能夠更認識金門珍貴的自然資源,進而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環境相處應有的態度。水獺栗喉蜂虎鸕鶿
  • 回上一頁
  • 回最上面
選單
:::
  • 最新消息
    • 新聞
    • 活動
    • 公告
  • 遊憩資訊
    • 認識金門
    • 遊憩據點
    • 主題旅遊
    • 推薦行程
    • 步道系統分級
    • 步道資訊
    • 住宿賣店交通
  • 保育研究
    • 自然生態教室
    • 閩南文化
    • 戰役史蹟
    • 保育成果報告
    • 數位典藏主題網
    • 自然資源知識庫
    • 資源名錄
  • 環境教育
    • 教案課程
    • 與國家公園有約活動
    • 場域認證
    • 解說志工
  • 多媒體專區
    • 出版品目錄
    • 電子書
    • 影音專區
    • 桌布下載
    • 資通訊專區
  • 行政服務
    • 關於本處
    • 便民服務
    • 政府資訊公開
    • 無障礙空間
下方連結
  • 隱私權保護政策
  • 資訊安全政策
  • 網站維護管理規範
  • 著作權聲明
  • 政府資料開放宣告
  • 主題網站
  • 分區查詢
  • 台灣就業通
  • 雙語詞彙
  • 我的E政府 [另開新視窗]
  • 通過A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 手機掃描QR Code,可取得此頁連結。

金門國家公園

  • youtube
  • facebook
  • flickr
  • 機關地址:金門縣892010金寧鄉伯玉路二段460號(位置圖)
  • 機關電話:(082)313100
  • 機關傳真:(082)313134
  • 服務時間:上午8:30 ~ 下午5:00(除夕休館)
  •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版權所有 ©2016 Kinmen National Park All Rights Reserved
績優101 績優103 績優105
更新日期
114-07-01
回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