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04冷戰金門的國際史料彙整及譯述(二)以美國國家檔案局紀錄片為主

年度
2015
類別
戰役類
受託單位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辦理性質
委託辦理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金門(Quemoy),舊稱浯江、浯洲,由金門本島、烈嶼、大膽、二膽諸島所組成。位於臺灣海峽之西、閩南九龍江口、廈門灣及圍頭灣外,具「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勢,14 世紀後半以降即為海防戰略要地。17 世紀中葉起,島民東渡澎湖、安平、鹿港等地,成為臺灣早期住民的一支。19 世紀中葉起,青壯人口陸續遠渡南洋各埠、日本長崎與神戶等地謀生,金門也成為閩南重要僑鄉之一,華僑在島上遺留了大量的空間遺產。1949至1992年間,成為國共對峙、世界冷戰的前線基地,島上興建起各種軍事設施,作為防禦工事、民生建設、教化地標等功能。

「冷戰」一詞最早出現在英國著名小說家喬治.歐維爾(George Orwell)發表於英國《論壇》雜誌(The Tribune)的文章中,這篇名為〈核彈與你〉(”You and the Atomic Bomb”) 的時事評論,描述在核武戰爭陰影下生活將造成長期「不心安的和平」(Peace that is no peace)狀況,並稱之爲永遠的「冷戰」(a permanent cold war)。文章的時代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戰後的反帝、反殖民運動使世界各國陷入內戰和帝國瓦解現象。美國和蘇聯是為當時兩大超級強國,開始積極涉入國際事務,強調民主制度和資本主義的美國協同西歐國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簡稱 NATO),形成所謂的「西方集團」(Western Bloc);推行共產主義的蘇聯則與東歐多數 社會主義國家組成「華沙公約組織」(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或 Warsaw Pact),成為對抗西方集團的政軍同盟,一般稱為「東方集團」(Eastern Bloc)。自 1940年代中葉起,東西兩個集團開始進行廣泛而全面的政治角力與軍事對峙。1947年,美國金融家暨前總統智囊伯納德.巴魯克(Bernard Baruch)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提到:「我們不應該被蒙蔽,今天我們正處於『冷戰』之中」,首度將「冷戰」一詞用來描述二戰後東西集團對峙的情形。而這場席捲全球的地緣政治衝突,也從 1940 年代中期後半一路延伸到1991年,普遍以蘇聯的瓦解作為定義上的句點。

在世人的眼中,金門最鮮明的形象之一就是冷戰島嶼(Cold War Island)。在長達43年(1949-1992)的軍事體制下,地方社會與空間地景被高度地軍事化。而事實上,金門的戰役不完全是國共對峙的結果,全球尺度的冷戰結構亦是形圕金門戰地的重要歷史因素。換言之,理解金門在冷戰時期的角色,有助於從世界史的視野重新認識金門的戰地歷史及其文化。

進一步說,金門一開始是國共內戰的兵家必爭之地,但在韓戰爆發後,美國改變東亞國際外交政策,金門做為地緣政治的關鍵島嶼,成為一個冷戰中的熱區(Hot Zone in the Cold War)。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鬥爭愈發激烈,儘管在美國斡旋與調停下進行和談、簽訂協定,但雙方仍於1946年7月起爆發內戰。1949 年4月,近百萬共軍渡長江,先後攻取南京、上海、武漢、長沙,並推進四川、廣西等。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宣布成立。蔣介石令國民政府遷臺。1949 年10月24日前夕,福建綏靖公署湯恩伯上將自廈門移駐金門,由李良榮中將負責防務。當日晚間,約二萬餘名共軍強行登陸金門西北隅的古寧頭,與國軍展開 56小時的激戰。國軍取得的勝利,暫時止住了共軍「拿下金門、解放臺灣」的軍事行動,也讓臺灣的國民政府得以稍稍喘息。

1950年6月韓戰(Korean War)爆發後,杜魯門(Harry Truman, 1945-1953)總統決定讓臺灣海峽「中立化」(neutralization)以阻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攻擊臺灣及中華民國攻擊中國大陸。先前未能解決的中國內戰問題開始國際化,進而成為有大尺度的全球冷戰之一部分。

然而,臺灣海峽的中立化不保證金門獲得和平,相反地戰爭持續發生於金門,美國將金馬視為臺灣海峽補給線而協防。接著從1950年7月的「大膽戰役」、1954 年的「九三砲戰」(第一次臺海危機)、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第二次臺海危機)、1960 年「六一七砲戰、六一九砲戰」等,金門多次面臨戰爭的直接威脅。「八二三砲戰」之後的「單打雙不打」(單日砲擊,雙日停火)砲擊,直到1979 年1月1日美國與中國建交前夕才停止戰火,亦達二十餘年。然而,軍事統治體制並未隨著戰火的停熄而結束,1992年11月7日金門才正式解除戰地政務,長達43年之久。

金門在冷戰時期的重要性,從當時軍政領袖的談話可見一斑。蔣介石向美國媒體談到:「無金馬即無臺澎,有臺澎便有大陸」(1955年),「金門馬祖是防衛臺澎的前哨,亦為自由世界鞏固西太平洋的生命線」(1961年);國府行政院長俞鴻鈞指出:「金門及馬祖之防衛,不僅對臺灣之防衛有密切關連,且與整個西太平洋陣線,均有極重要之關係」 (1951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John. F. Dulles)亦發表聲明:「包括金門及馬祖的沿海島嶼,對中華民國有極重大的意義,且與柏林對西方的重要性相比擬」(1958年)。1960年美國大選,尼克森(Richard M. Nixon)和甘迺迪(John. F. Kennedy)進行4場電視辯論,其中一場論及世界局勢主題時,金門─馬祖(Quemoy-Matsu)一共被提了16次之多。

因此,在1950-70年代,金門是西方社會所關注的焦點,是抵禦共產勢力擴散的前線。而美國的經濟、軍事援助對金門產生何種影響,是掌握金門戰地歷史不可或缺的課題。
隨著冷戰歷史的研究日益受到史家重視,文史愛好者乃至各國政府陸續蒐整、彙編相關史料,數位化典藏之技術也日益精進,與冷戰時期金門有關的資料庫、檔案彙編甚至是數位史料陸續見諸各圖書館、入口網站。諸如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在「數位典藏國 家型科技計畫第二期計畫」下,將臺灣電力公司林炳炎先生攜回之美援時期重要的企劃 主管狄寶賽之手稿、日記、剪報、影片等史料蒐整成「狄寶賽文庫」,並將影像數位化典藏,冀以廣為研究與教學之用。

近年國史館彙整國史館典藏的《蔣中正總統文物》、《蔣經國總統文物》、《嚴家淦總統文物》、《陳誠副總統文物》等電文、書信、報告等一手檔案,出版《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初期重要史料彙編》,其中《中美協防》三冊彙編包括了中美協防、國際經濟合作、軍事整備與國防建設、臺海危機等重要議題;《臺海危機》二冊收錄兩次砲戰危機的戰情、防務、運補情況及國際輿情與海峽情勢等;《嚴家淦與國際經濟合作》則包括財經交通、國防安全、外交與國際事務、美援等。該冊也蒐羅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典藏《外交部檔案》與《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檔案》。這些史料彙編均係與國際冷戰時期臺灣乃至於金門最為相關的國內檔案。這些史料鉅細靡遺地呈現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初期在政治外交、軍事、經濟、社會文化等重大議題方面如何因應國內外情勢的迅速變化,透過廣泛的史料蒐集與編輯,「讓證據說話」,還原這段時期諸多重大措施的史實,冀以解決國人對歷史議題看法之爭議與歧見。

本著相同的立場與目標,我們認為以美國國家檔案館為基礎的國際檔案暨史料,可宏觀地從主導著冷戰時期國際體系的兩大強權之一的美國政府之政治外交與軍事觀點,充分掌握國際情勢變遷對於中華民國乃至冷戰最前緣的金門之客觀評析與具體影響。此係對國內典藏史料與研究的補充、對照與回應,甚至是對話。當今的歷史教育與學術研討之趨勢以全球史的發展為探討核心,因此,如何在全球互動網絡中發掘、認識金門、 從全球史的脈絡講述金門在地歷史,國際史料與觀點的蒐集彙整係一重要鎖鑰。